◈ 第1章

第2章

明觀十年九月,劍南道益州華陽縣,天明村。

秋收結束,看着一袋袋的黍米搬進糧倉,趙繼祖心滿意足。

這些日子可把人累慘了,老趙家破天荒地煮了一大鍋香噴噴的麥飯,還燉了一鍋豬頭肉。

城裡貴人都說豬肉是賤肉,可窮人有肉吃就不錯了,還管什麼貴賤!

豬肉的咸香飄滿院子,六歲的趙七郎帶着兩個侄子、兩個侄女在廚房門口探頭探腦,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不一會兒,趙大郎的媳婦張氏和趙二郎的媳婦孫氏抬了一個大瓦罐出來,裏面滿滿一罐的飯。

家裡人多,不用大瓦罐不行啊!

趁着落日餘暉,一家人抬着桌子、板凳到院子里用晚食,老天爺的便宜不佔白不佔。

趙老漢的老妻周氏是掌勺的,給每個兒孫分了一碗飯,一人一勺肉。

孩子們立刻夾了肉塞進嘴裏,吃得滿嘴流油,幸福得小腦袋搖搖晃晃。

趙老漢看兒孫們吃得香,滿足地喟嘆:「就是皇帝老爺,也就這樣的日子了。」

趙七郎抬起頭,嘴巴里咬着肉,含糊不清地說:「皇后娘娘做的豬頭肉,也沒有娘做的好吃。」

周氏喜得夾了一大塊肉給幺兒,這孩子說話就是實誠!

吃飽喝足,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揉着肚皮打嗝,趙老漢把全家最聰明的趙七郎招到身邊,問他今年要交多少糧稅。

秋收結束,該到縣城交稅了啊!

本朝新建不過幾十年,經歷過南北朝和前朝的動蕩,人口大量減少,許多地方的田地都丟荒了。

唐《田令》規定「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

「貴族官僚的永業田和賜田,可以自由出賣。百姓遷移和無力喪葬的,准許出賣永業田。口分田在死亡後收歸官府再行分配。」

這些田地看起來多,但農具簡陋、趙家又沒有牛,根本說不上精耕細作,收成就看老天爺的意思。

老趙家沒有分家,從趙老漢往下,成丁有趙老漢、大郎、二郎、三郎、四郎,未成丁的有五郎、六郎和七郎。

分到田地的就有趙老漢和四個成丁的兒子。

與「均田制」相對應的是「租庸調製」,「租」指的是男丁需納糧稅;「調」指的是女眷需納布稅;「庸」則是成丁需服徭役。

「我們家成丁有五人,要納糧十石。」七郎脫口而出。

趙五郎和趙六郎目瞪口呆,他們比七郎大了近十歲,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呢,七郎就把結果算出來了,難道老趙家的腦子都長在七郎頭上了?

八歲的大毛問:「幺叔,你是怎麼算的?我手指都不夠用。」

七郎眨巴着眼睛,一本正經地說:「手指不夠用,就把腳趾用上,再不夠就把你爺爺和爹、叔叔們的都借一借吧!」

大毛一聽,立刻跑到趙老漢跟前,要問爺爺借腳趾。

趙老漢揮手趕開大孫子,拿根木棍在地上劃拉半天,結果還真是七郎算的那樣,不由得感嘆:「我早說我幺兒聰明,不是我自誇,只怕劉翁家的大郎君算得也沒這麼快。」

「劉翁」名叫劉誠,是村裡的大戶人家。

周氏也感嘆:「那可真是!我幺兒八個月就會喊娘,三歲就會數數,別說劉大郎,我看就是城裡貴人的孩子都比不上。」

老夫妻一人一句,把七郎從全村最聰明的孩子說成全益州最聰明的孩子。

三個兒媳抿着嘴笑了起來……笑歸笑,但她們也承認,幺叔就是聰明,長大了怕是能到城裡做賬房~~

算清楚了要交的稅,趙老漢就把進城納糧的任務交給趙大郎和趙二郎。

孩子們一聽進城,都嚷着要一起去。

「爹,我要進城長見識。」七郎找到了一個理由。

趙老漢還沒說話,一旁的趙大郎哄道:「七郎,你一點點大,要長什麼見識?下回再去,聽話啊!」

他們兄弟要推那麼多糧食,路又不好走,才不要再帶上三個小娃。

七郎堅持:「就是年紀小才要長見識,不然長大了就跟大哥你一樣了。」

啥叫和他一樣?趙大郎摸了摸後腦勺,總覺得幺弟這話不是好話。

七郎又去纏周氏:「娘,你讓我去吧,我進城掙錢給你買肉吃。」

「你怎麼掙錢?」周氏點了點趙七郎的鼻子,笑道:「你可別把自己給賣了。」

雖然這麼說,心裏卻很受用,幺兒就是孝順!周氏大手一揮:「去吧!都去!」

趙五郎和趙六郎見狀,也湊過來說:「娘,讓我們也去?」

周氏還沒說話,趙老漢已經瞪了過來:「去什麼去?明天給我下地去!天天惦記着玩,七郎還小你們也小嗎?」

趙五郎和趙六郎灰溜溜地跑了,看着興高采烈的幺弟和兩個侄子,垂頭喪氣……做小孩子真好,他們為什麼要長大呢!

幾個小孩兒在院子里嘻嘻哈哈的你追我趕,直到月亮爬上樹梢,這個農家小院才漸漸安靜下來。

第二天公雞剛打鳴,趙家一家人就醒了,今天輪到三嫂林氏做早食,其他人各有安排,待早食做好,周氏走進房裡,把幺兒挖起來。

七郎昨晚惦記着進城,進城後怎麼掙錢,一下子想得太多思慮過重,很晚才睡着,今天就起不來。

聽到周氏的聲音,他翻了一個身,撅着小屁股往被子里縮去。

周氏一把撈起七郎,拍了拍他圓圓的小屁股:「又是你念叨着要進城又起不來,等下不帶你去,又該哭了。」

整個穿衣服的過程,七郎都閉着眼睛,半睡半醒的任由周氏擺布。

周氏擰了條濕帕子,往他臉上擦了擦。

冷水一激,七郎醒了過來,握着小拳頭揉了揉眼睛:「怎麼要那麼早起。」

「納糧要排隊呢,不早些去,日頭升了起來就曬人了。」周氏說著,把趙七郎趕了出去。

三嫂林氏廚藝好,熬得糜子粥也比別家的香,七郎兩隻小手捧着大碗,像只小豬一樣「呼嚕嚕」地吃。

因他們要出門,三嫂給烙了薄薄的荷葉餅,裡頭夾了素菜。雖是素菜餅,但在老趙家,能吃到乾糧就很不錯了。

大毛和二毛盯着荷葉餅:「爹,你不許偷吃啊!」

趙大郎和趙二郎瞪了一眼:「我們又不是小孩子。」

趙七郎還待說什麼,趙二郎已經一把抱起他塞進空籮筐里。三個小孩子團團擠在大籮筐里,筐里墊着秸稈,周圍是一筐筐的黍米。

趙二郎推起板車,大聲道:「賣孩子咯!」

籮筐里的大毛和二毛樂呵呵地跟着喊:「賣孩子咯!」

趙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