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第9章

「皇上。」

朱厚熜在紛雜當中登基為帝。

不過這才是第一步,朱厚熜沉得住氣。在明朝皇權之重,根本沒有人可以動搖。所謂士紳階級實力強大,那是整個士紳階級,而不是某一個朝臣。

縱觀整個明朝,沒有任何人可以代表整個士紳階級,也沒有任何一個朝臣可以真正撼動皇權。除非朱厚熜這個皇帝不想幹了,和全國的士紳階級直接對抗,要不然從今天開始朱厚熜的位置就穩了。

因此朱厚熜不着急。

第一天登基,朱厚熜還沒有來得及做什麼,就首先見到了楊廷和這位內閣首輔。楊廷和六十一歲,身體還不錯,眼睛炯炯有神。長相有威儀,可是猛一看又像是坊間老書生一樣。

更重要的是,楊廷和的長相很舒服。已經六十一歲的楊廷和,長得非常出眾。

年輕時候楊廷和必然是一位美男子。

「楊學士,快坐。」

朱厚熜虛歲15,按照周歲不過是14。

看起來很是稚嫩。

楊廷和對於自己一手選擇的皇帝,其實了解不多。楊廷和在明朝歷史上絕對是一代名臣,但也是非常固執的一個大臣。他選擇朱厚熜,真沒有後來很多人想的那樣有私心。如果楊廷和真有私心,他選擇的皇帝就不會是朱厚熜,而是比朱厚熜更小的孩子。在正德皇帝的堂弟當中,有不少年紀很小的孩子。如果楊廷和真想要左右朝政,架空皇帝,朱厚熜並不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因為朱厚熜已經14周歲,可以選秀結婚。一個皇帝只要結婚,那麼就不是小孩子,從任何方面來說都可以親政。也就是說楊廷和想要獨霸朝政,選擇14周歲的朱厚熜並不有利。

楊廷和選擇朱厚熜,是因為朱厚熜用兩個優勢。

第一個,根據「皇明祖訓」的兄終弟及,皇位肯定是要從明孝宗的侄子當中選擇。而明孝宗是明憲宗第三子,他的兩個哥哥都早死,而且沒有子嫡。往下就是明憲宗第四子,也就是興獻王。所以按照「皇明祖訓」來說,興獻王的嫡子朱厚熜就成為繼承皇位第一接班人。因為正德皇帝沒有子嫡兄弟,因此明朝皇統出現變化。這個時候如果隨便選擇一個皇位繼承人,很容易引起皇統混亂,引起明朝皇族混亂。

不少藩王都會質疑楊廷和,質疑朝廷,他們選擇皇位的標準是什麼。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成為皇帝,這就是皇統的混亂。皇統一旦出現混亂,皇位繼承一旦受到合法性的質疑,那麼就是大亂的開始。

第二個是,興獻王已經薨逝。也就是說朱厚熜沒有老爹。如果選擇的嗣皇帝還有親爹活着,那麼他當皇帝之後必然會親近自己老爹那邊。可是皇帝的親爹還是一個藩王,這樣也容易出現問題。相比起來朱厚熜沒有老爹,也沒有兄弟,孤零零的一個人,不會出現朝廷擔憂的那些問題。

因此在選擇朱厚熜當皇帝這個事情上,楊廷和考慮更多的還是朝廷的穩定,並沒有後來很多人想的那樣私心很重。

明朝的「皇明祖訓」兄終弟及,這個皇帝位置就該是朱厚熜的。楊廷和選擇朱厚熜,完全是根據「皇明祖訓」來的。因此楊廷和對於自己一手選擇的朱厚熜還真是了解的不多。楊廷和沒有想到,自己選擇的這個皇帝,脾氣也是很大的。

之前兩個人的衝突,讓楊廷和是真的很沒面子。

不少大臣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楊廷和你在牛氣,現在已經不是正德朝,而是嘉靖朝。行殿對峙,最後還不是太后出來和稀泥,最後勝利的是新皇。不知道多少朝臣在看楊廷和的笑話。

「皇上,這是禮部制定的大行皇帝祭祀禮狀。」

楊廷和上來就是工作,並沒有對新皇噓寒問暖,也沒有套近乎。朱厚熜不知道楊廷和是嫌自己年齡小,所以小看自己。還是楊廷和的性格就是如此。

如果朱厚熜真的只有14歲,本人必然非常生氣。畢竟自己是皇帝,天下都是自己的,楊廷和如此的態度,朱厚熜怎麼會高興。肯定會認為是楊廷和在無視自己,輕視自己。

但此朱厚熜非彼朱厚熜。

來北京之前,朱厚熜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歷史上的大禮儀之爭,那可是持續了三年,影響了整個嘉靖朝乃至於整個明朝命運。只要是稍微讀過明朝歷史的,誰不知道大禮儀之爭,朱厚熜就更是清楚。甚至可以說大禮儀之爭,開啟了明朝黨爭,開啟了明朝滅亡的種子。所以楊廷和雖然有些無禮,但朱厚熜並沒有當一回事情。

接過禮部的禮狀,裏面的內容朱厚熜簡單看了看。

其實還是一個意思。

宗祧,楊廷和他們的意思是朱厚熜是小宗入大宗,讓朱厚熜過繼到明孝宗這一支。只有這樣明朝皇統傳承才完整。告訴世人朱厚熜的皇位是從明孝宗這一支接過來的。雖然沒有明確過繼,但意思是一個意思。朱厚熜放下禮部的禮狀,點頭道:「就按禮部的章程。」

朱厚熜可不是歷史上的嘉靖皇帝。

剛剛登基,就急不可耐的要為自己老爹一個爭取一個名號,要給自己老娘一個名號。這樣就算是一些反對楊廷和的朝臣,也不敢支持嘉靖。因為擔心嘉靖這個皇帝會為所欲為。

大禮儀之爭,那麼多反對嘉靖的人,並不見得都是楊廷和一派。

「臣遵旨。」

「楊學士,父王孝期沒過,朕…………」

「皇上,請慎言。您現在不能喊興獻王為父王。」

「可…………」

「禮不可廢。」

楊廷和一直堅持。

朱厚熜退了一步,道:「楊學士,朕的意思你理解就可以。興獻王孝期未過,朕無法在孝期之內決定任何事情。也不可能按照這份禮狀行事,這是朕對於興獻王的孝心。朕的意思是,興獻王孝期結束之後,接受禮部的禮狀。宗祧也必須要在孝期結束之後才能夠接受,這是朕唯一能夠接受的方案。若禮部不能接受,楊學士不能接受,朕只能是選擇回安陸。」

「皇上一片孝心,臣豈敢阻攔。」

楊廷和立馬站起來。

很是惶恐的九十度彎腰。

其實兩個人都是聰明人,短時間之內就達成了協議。楊廷和是要求朱厚熜趕緊確定名分,明確朱厚熜的皇位來自明孝宗這一支。朱厚熜是告訴楊廷和,自己生父孝期都沒有過,怎麼可能過繼。

興獻王的孝期,還剩下半年多的時間。朱厚熜話都說道這個份上,楊廷和也好、禮部也好,都不能逼迫朱厚熜。因為朱厚熜年紀再小,那也是皇帝。

「楊學士,坐,坐。」

和楊廷和達成了初步的協議,朱厚熜心中還是很高興。有了半年多七個月左右的緩衝器,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等自己穩定了皇位之後,大禮儀之爭楊廷和還能擋住?楊廷和也是滿意朱厚熜的態度。

只要朱厚熜願意接受過繼,願意承認自己的皇帝位置是來自明孝宗這一支,那麼其他都不是大問題。

「楊學士,袁宗皋大人不僅僅是興王府長吏,朕從小到大還受過他的教導,算是朕的先生。朕想是不是任命袁宗皋大人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讓袁宗皋大人進入內閣,可以繼續陪伴朕。」

「皇上,袁大人剛剛入京,是否太過倉促。」

「倉促嗎?」

「皇上,袁大人乃正三品官員,之前只是興王府長吏。讓他一躍擔任一品大學士,入閣輔政,恐難以服眾。」

「那依楊學士的意思是?」

「官升兩級最為適合。」

新皇登基,分封舊屬,是慣例。

要不然有門路的人,也不會削着腦袋要進入詹事府,想要和太子勾搭關係,成為太子的屬官。一旦成為太子的屬官,那麼太子登基的時候,這些屬官就會一飛衝天。就算是不受太子寵愛的官員,只要你是詹事府出身,那麼太子登基的時候都會陞官。只不過比不上那些太子寵臣陞官速度快而已。

眼前的楊廷和就是最典型的。

作為正德皇帝的老師,正德皇帝登基之後迅速的進入了內閣,成為了內閣大學士。甚至劉瑾最囂張的時候,楊廷和雖然也受到了打擊,但並不是很嚴重。劉瑾也不好對楊廷和太過分,就是因為楊廷和的出身。

朱厚熜是藩王登基,因此在朝中沒有屬官。但作為藩王,在自己的王府,卻是有舊屬的。像朱厚熜說的袁宗皋,那就是興王府長吏,是朱厚熜絕對嫡系。朱厚熜甚至說出袁宗皋是自己先生這種話。楊廷和是不可能阻擋朱厚熜對袁宗皋加恩。如果楊廷和今天阻止朱厚熜對於袁宗皋加恩,那麼明天外面不知道會說什麼。甚至會有人說楊廷和欺負朱厚熜年幼,想要當權臣。

這種罪名楊廷和可是不敢承受,這是有可能抄家滅族的大罪名。可是楊廷和絕對不能同意袁宗皋進入內閣。內閣本身就是皇帝秘書機構出身,如果內閣閣臣當中有一個皇帝的寵臣,那麼楊廷和內閣首輔就會變得非常尷尬。如果皇帝跟內閣閣臣議事,總是找自己的寵臣,那麼其他內閣閣臣很有可能就會被架空,所以楊廷和立馬反對袁宗皋入閣,反對任命袁宗皋為文淵閣大學士。楊廷和只是按照舊例,認為袁宗皋可以官升兩級,為正二品。

「既然楊學士這麼說,那麼袁大人就官升兩級,擔任吏部尚書吧。」

楊廷和皺眉。

他是答應袁宗皋官升兩級,但可沒有答應過讓袁宗皋擔任吏部尚書。在明朝六部當中,禮部地位尊崇,但論實力吏部和戶部都是實權部門。

特別是吏部尚書,作為「天官」,這可是能夠和內閣閣臣相抗衡的重要職位。

對於吏部尚書的人選,楊廷和他們內閣已經有了一個人選。那就是楊一清的學生,南京兵部尚書喬宇。現在朱厚熜一句話想把吏部交給袁宗皋,哪裡那麼容易。

六部尚書權力並不比內閣大學士差。

甚至皇帝寵信的六部尚書,內閣閣臣對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就如正德朝的時候,吏部尚書王瓊有什麼事情,根本不通過內閣直接找皇帝。皇帝直接答應王瓊提出的事情,內閣和司禮監就成為了擺設,根本就無法約束吏部。王瓊正是憑藉著吏部尚書的位置,和楊廷和這名內閣首輔相抗衡。

甚至王瓊擔任兵部尚書的時候,就已經和內閣關係不好。但因為正德皇帝的寵信,內閣對王瓊絲毫沒有辦法。內閣真正架空六部的權力,凌駕在六部之上,還是嘉靖中後期開始的。在正德朝的時候,強勢的六部尚書甚至可以抗衡內閣閣臣。

如果袁宗皋擔任吏部尚書,憑藉著跟朱厚熜的關係完全可以和內閣抗衡,那麼楊廷和他們就要真的頭疼。

因此楊廷和是不能同意袁宗皋擔任吏部尚書的,所以剛想要反對。但聽到朱厚熜繼續道:「中官谷大人(谷大用)和韋大人(韋霖)、張大人(張錦)來安陸迎駕,也該有所賞賜。朕想任命谷大人為司禮監秉筆太監,韋大人任東廠掌印太監,張大人擔任御用監掌印太監。楊學士,你看如何?」

聽到這話楊廷和立馬皺眉。

相比起袁宗皋,這才是大事情。正德皇帝駕崩,一直到朱厚熜登基之前皇位空虛,楊廷和的權力達到了巔峰。在這段時間楊廷和的權力,可以說是整個明朝沒有一個臣子達到過的。

這段時間楊廷和對於宦官進行了很大的打擊。

但畢竟是名不正言不順。楊廷和都是以正德皇帝遺詔的名義行事,現在朱厚熜登基,楊廷和就沒有名義打擊那些宦官勢力。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得到朱厚熜的支持。

所以聽到朱厚熜要提拔谷大用和韋霖、張錦這些迎接自己登基的太監,楊廷和立馬就警醒。難道新皇這是要繼續寵信宦官?或者說新皇不滿行殿對峙,想要用宦官來牽制內閣?

楊廷和不得不這麼想。

但楊廷和是老臣,把心裏的疑問放在心底。他需要回去和其他人討論一下,因此道:「皇上,內官調動之事本不該由外臣插手。然司禮監太監(官名)任命,影響巨大。可否召集內閣大學士一起商量。」

「可。」

朱厚熜點頭。

進一步,退一步,不能只退,也不能只進。一進一退之間,才能夠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此次和楊廷和見面,陳平只想要兩個東西。

第一,不要在短時間之內逼迫自己接受過繼宗祧,朱厚熜需要時間準備。第二,就是袁宗皋的安排。在興王府舊屬當中,只有袁宗皋的安排比較困難。

其他人不是錦衣衛出身,就是羽林衛出身,都是軍方人物。安排他們非常簡單,內閣並不會對他們的安排進行阻攔。同樣跟着自己的興王府內官的安排,那也是朱厚熜自己的事情,輪不到內閣指手畫腳。所以朱厚熜剛剛登基,就已經進行了好幾個任命。

朱宸被任命為錦衣衛指揮使,駱安被任命為錦衣衛指揮同知,陸松被任命為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別看朱厚熜今天才剛剛登基,但已經是迅速的控制了錦衣衛,以及用陸鬆開始控制後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掌管北方和京城衛所。雖然五軍都督府現在權力大減,被兵部牢牢地壓制,但還沒到完全虛化的地步。

陸松接任的都督僉事,是正二品的官職,是後軍都督府的三把手。不過後軍都督府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混吃等死的勛貴。陸松是朱厚熜的嫡系臣子,去後軍都督府就是為了掌握軍權,就是為了北方和京城的衛所控制權。

除了他們之外,朱厚熜還認命了一大堆跟隨自己入京的興王府儀衛司的軍官。他們最低也是升兩級,像陸松這樣的嫡系寵臣更是從一個正五品的藩王府儀衛正,一躍成為了正二品的都督僉事。在皇權面前,那些陞官的規矩都是渣渣。

當然朱厚熜還認命了一些親戚,也就是興王妃母族蔣家,給了他們一個伯爵。然後也安排蔣家人進入錦衣衛。

這些職務的任命,朝臣無法影響。因為新皇繼位,加封舊屬是慣例,這些都是正常舉動。

只有袁宗皋,作為正三品官員,在朝廷安排起來並不容易。朱厚熜需要袁宗皋,因為他是自己目前唯一能夠倚重的朝廷大臣。先提出讓他進入內閣,楊廷和同意就很好。如果楊廷和不同意就退一步,任命他擔任六部尚書。

在明朝這樣的政治格局當中,尚書的地位很高。一些強勢的尚書甚至可以和內閣大學士相抗衡。因為內閣尚書是可以直接和皇帝對話的,不需要通過內閣。

「楊學士,天色已晚,先回去休息吧。」

「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