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為國家搞外宣第2章 一定要發出去在線免費閱讀

我為國家搞外宣第3章 我想睡會兒在線免費閱讀

12月12日

唐生智下達撤退命令

12日晚,唐生智與司令部成員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輪從下關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後第74軍一部約5,000人以及第36師也從煤炭港乘船過江,第88師一部和第156師在下關乘自己控制的木船過江。逃到下關的中國守軍已經失去建制,成為混亂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過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趕到的日軍射殺在江中。大部分未能過江或者突圍的中國士兵流散在南京街頭,不少人放棄武器,換上便裝躲入國際安全區。

鄭小冬就在碼頭不遠處一間庫房的房頂,身體緊貼着瓦礫抬起攝影機記錄著這一切。

靠近碼頭上的許多船隻上其實早已經擠滿了人。他們不是國軍,他們只是逃難的百姓,或許靠近船艙內還會有些南京城內過去的達官貴人。

然而,逃竄而來的國軍官兵們不會在乎現在船艙里有些什麼人。他們拼了命的游向離自己最近船隻,縱然過去有同袍之情也無法阻擋每個人的求生之欲。

他們扯下綁帶、扯下腰帶、扯下一切可以使自己勾的道船沿的工具。

嗚嗚嗚

有幾條船提前起航了

啊啊啊

有的船隻慢慢沉了下去

炮聲、槍聲、吶喊聲。鄭小冬的手持攝影機在晚上拍攝的效果不盡如人意,不過這已經是這個世界最好的夜拍了。

用掉最後一卷膠捲,鄭小冬收起攝影機慢慢的退下。

「不許動!」

鄭小冬正順着梯子向下爬呢,這一聲叫喊嚇得他跌坐在地上。起身趕緊看看包里的攝影機有沒有摔壞。

「叫你不許動!包里有什麼?」剛剛喊叫的人看鄭小冬爬起來馬上就翻包,還以為有什麼武器呢。

「沒什麼。就是攝影機而已。」鄭小冬檢查過攝影機沒有摔壞的跡象心中稍安。聽見對方說的是漢語也就沒有那麼膽怯了。

男子繼續警惕的舉着槍問道:「你爬那上面幹什麼?」

「我是記者,我當然是要把這裡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報道出去呀。」

「這有什麼好記錄的。敗都敗了,能跑的都跑了。」

「那你怎麼還不跑?」

「我就是南京人,我跑去哪?」

「那去找你的家人呀。」

「前兩天已經在十里外的村子被鬼子害了。」

「哦…對不起」

「沒關係,反正我也快了。」這男的明顯放鬆了下來。

「其實你可以想辦法逃出去的。就算是替家人好好活下去也行呀。」

「沒什麼意思了。現在就想着能多殺幾個鬼子就值了。」說完看向正坐在地上喝水的鄭小冬又問道「你倒是怎麼還待在這裡不走?我聽你的口音不像是南京人呀。」

「我是上海人。這不是任務還沒完成嘛。」鄭小冬抬起背包說道。

「你真是不要命」

「彼此彼此」

「哈哈」

「哈哈哈」

兩人相視大笑

「你叫什麼名?」

「鄭小冬」

「你呢?」

「張士榮」

兩人就這麼坐在地上,一人背着包,一人背着槍望着那修羅場般的碼頭。

「能幫我個忙嗎?」

「說」

「15天後的正午,如果你還活着,你能回這裡一趟嗎?」

「回來幹什麼?」

「我會把這幾天拍攝的膠捲埋在那間倉庫的牆根里。如果你15天之後來到這裡發現膠捲還在,而我不在。那就說明我死了,請幫我把這些送到上海可以嗎?地址我一會兒告訴你。」

張士榮轉過頭看着鄭小冬問道:「鄭老弟歲數應該不大吧?好好活着不好嗎?」

「我剛剛也是這麼問你的?」

「我已經沒有家人了」

「可我有使命!」鄭小冬堅定的道。

「使命?哈哈哈!長官叫我們撤退的那一刻就沒了。」

「你怎麼那麼多廢話。你就說幫不幫吧。」

「幫幫幫!但我可說好了,你不能為了讓我活着就特意的去死呀。」

「嘿!你可真自戀。我才20呢,還遠遠沒活夠呢。」

「行,希望我們15天後能夠再見。」

「好,我該走了。」說完就起身要走。

「這個給你用着。」張士榮從腰間取下一把手槍給鄭小冬。

鄭小冬笑着從背包里也拿出一把手槍說道:「不用了。現在城裡到處都是你們丟棄的東西。」

「行,你小子可以!」

「哈哈!」

………

13日早 日軍按計划進了南京城。

屬於鄭小冬這個現代人的噩夢開始了

在上海的時候,就通過穿越過來的兩部手機和一部平板還有一台電腦上存有的一些雜七雜八的資料上了解到鬼子進城後大致的動向。所以,鄭小冬才能有驚無險的在遠處記錄下鬼子的罪孽。

強姦、強姦、強姦。

鬼子竟然看見一個女人就要強姦,甚至五個人、十個人一起上。

鄭小冬每次都在某個角落裡記錄著、注視着。

看着女人拚命掙扎,看着女人被裝進袋子里活活悶死,看着女人死後還在繼續被摧殘着。

我真的什麼也做不了嗎?我是不是可以現在衝出去斃了那幾個?

只是半天時間,鄭小冬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女人被害了。最後為了節省膠捲,他甚至每次只記錄前面有幾個鬼子,後面女人痛苦的畫面就不記錄了。

噩夢開始的第一個夜晚,鄭小冬沒有睡。因為,他害怕做噩夢。

14日,鄭小冬從約翰拉貝那裡拿了更多的膠捲。

這一天上午,在下關碼頭的路上聚集了有近五萬難民。他們全部用鋁絲捆紮慢慢的向前移動。期間隨時能聽見零零星星的槍響聲,然後有一個人倒下。就好像只要鬼子看着順眼或者不順眼都是槍殺一個人的理由。

難民們被轉移到了空地。在空地前方特意堆起了30個沙包防禦工事,每個防禦工事後面有一挺機槍。

噠噠噠…

槍響了。

響了很長時間。

鄭小冬換了很多次膠捲,他也記不清有多少了,他現在眼裡只有鏡頭裡的畫面和噠噠噠的槍聲。

終於,終於停下了。鄭小冬趴在昨天晚上還沒有人處理過的屍體堆里大口喘氣。這是拍攝角度最好,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鬼子不知道唱着什麼歌,哼哼唧唧的走了。

鄭小冬還要在等一會兒,看看有沒有倖存者。

沒有,轉身離去。

到處都是焚燒過的痕迹,到處都是屍體。一開始鄭小冬還想仔細查查自己能看到多少屍體。後來發現,這是一個非常不現實的想法。

有的人終究是幸運的。在鄭小冬來回尋找下一個主要屠殺地點期間,遇見了不少僥倖活下來的難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大部分送到了現算安全的安全區,兒童則送到了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鄭小冬抱着小男孩小心翼翼的向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走去。這已經是今天第7個小孩兒了。

到了校門口,鄭小冬放下小男孩兒,讓他坐在腿上。小男孩兒緊緊抱着鄭小冬的脖子不肯鬆開,也不哭鬧,也不說話,就那麼緊緊抱着不撒手。

「乖,剛剛哥哥不是說裏面有好吃的了嗎?你難道不想吃甜甜的糖嗎?」

小男孩兒依然不願意放手。

「那哥哥明天再來看你好不好?哥哥還要去救好多好多小朋友呢。放開哥哥好不好?」

「蹭」的一下,鄭小冬差點沒反應過來。小男孩立刻就放手了。

這時,正好院長魏特琳女士走了出來。魏特琳女士看了一眼鄭小冬並沒有說話,而是蹲下來扯掉小男孩兒胳膊上的膏藥旗袖套嚴肅的說:「記住,小朋友。你不用戴這個,你是中國人,你的國家並沒有亡。你年紀很輕,是哪一年那一月那一日戴的這個。你看見了什麼,永遠不要忘記。」

在一旁站着的鄭小冬整張臉都紅了。

「魏特琳女士,對不起,我沒有注意到那個旗。」

魏特琳站起身安慰道:「沒關係,年輕人,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

第二夜,鄭小冬還是沒有睡着。

15日 9時28分

鄭小冬甩了甩剛剛一直發抖的胳膊,今天是那幾位外國記者出南京的時間了。

10點30分 鄭小冬來到安全區,他悄悄的將上午拍完的膠捲扔到指定位置,然後閃身走人。

希望他們能成功的送出去吧。按計劃,這五位記者將把15號上午為止拍攝的所有膠捲分成五份帶出去發給各自的媒體。

11點20分

五人在安全區拿到了最後一批膠捲,加上前兩天的膠捲,總共是60卷,每人12卷。

接下來五個人拿着各不一樣款式的帶有秘密夾層的箱子走出了安全區。

13點25分

《紐約時報》記者弗蘭克·提爾曼·德丁、《芝加哥每日新聞》記者阿契包德·特洛簡·司迪爾、美聯社記者查爾斯·葉茲·麥克丹尼爾、美國派拉蒙新聞電影社的攝影記者阿瑟·B·門肯乘美國「瓦胡號」炮艦離開南京前往上海。

「我需要檢查你的行李箱。」快要登上船時,有個日軍攔在他們前面說道。

「嘿,日本人,你看見那個旗杆沒有,那是我們美國的國旗,我們即將登上的是美國的軍艦。你最好瞪大眼睛看看你後面站着是誰?是美國軍人。是美利堅合眾國的保衛者。」徳丁大聲斥責着這位比他矮一個頭的日軍軍官。

船上的美國軍官見狀也下來二話不說就帶着四名美國人上了船,自始至終都沒搭理過那個日軍軍官。

鬼子軍官只能心裏暗罵「八嘎!」

16日 英國路透社記者萊斯利·C·史密斯也同樣順利的登上了英國軍艦。

此時的日本還沒有膽量去招惹英美兩大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