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第6章

周五一早,李惠軍早早來到城郊,等李茂前送鹹魚干過來。

遠遠的,四輛驢車慢慢的趕了過來。

李惠軍使勁的搖手:「大爺,在這呢,在這呢。」

「又不是聾了,聽得見,不用這麼大聲。」李茂前刺撓了李惠軍一句。

李惠軍一看,都是同村的人,開始大爺大叔大哥的喊人。

「趕緊卸車。」

李茂前拿出一張紙,「惠軍,一共收了四千五百斤,咱們村的不夠,我又去隔壁村裡收了點,夠不?」

李惠軍沒想到能收到這麼多貨,三十塊錢的押金,李茂前也不怕李惠軍還不起?

「夠了夠了,下周,我回村把錢給您帶回去。」

「行,你辦事,我放心。送貨的人,每人給了一毛錢,記在你的賬上哈。你的大卡車呢?」

「還有半個小時。」

爺倆正說話間,一陣滴滴聲傳了過來,正是供銷社的貨車。

李惠軍趕緊迎着貨車司機王邦走過去,「王師傅,辛苦你了。」

李惠軍邊說,邊偷偷的往王邦的口袋裡塞了一盒煙,王邦立刻笑得眼不見眼,牙不見牙。

「客氣了,楊主任吩咐過的,咱一定照辦。」

李惠軍對李茂前揮一揮手,村民立刻開始裝貨。

李惠軍和王師傅一路上天南海北的聊着天,用了將近十個小時,才到省城泉城。

「王大哥,一會你把車停到外環那邊的小菜市場,您走就行了,明天上午我去省供銷社找您。」

王司機很好奇,隨口問了一句:「惠軍,你這是打算賣鹹魚?」

李惠軍邊卸貨邊回答:「是啊,四千五百斤呢,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完。」

王邦哈哈笑了起來,「指望小菜市場,你一周都賣不完,你咋不送去供銷社?」

「供銷社能收俺的貨?俺可沒你們供銷社系統的介紹信,只有村裡的介紹信。」

王邦大手一揮,「行了,別卸了,介紹信給我。」

李惠軍把介紹信遞給王邦,王邦立刻發動汽車,帶着李惠軍趕往泉城市供銷社。

「惠軍,你不明白這裏面的道道,如今,供銷社也收集體單位的貨物,並不是說非得國營的才行。」

隔行如隔山,不是供銷社體系的人,並不了解供銷社體系的改革。

全國供銷合作社在去年改成了集體所有制企業,改革進入具體實施階段,供銷社的採購渠道,正在慢慢改變,已經有文件要求,供銷社開始接受集體經濟提供的貨物。

面對改變,全國的供銷社體系,都選擇了沉默。所以,普通百姓並不知道供銷體系的變化,供銷社還想多吃幾年這種壟斷市場的**。

半夜,李惠軍兩人來到泉城市供銷社。

「抓緊睡一會,凌晨三點,供銷社開始收貨。」

「王大哥,你說,他們要不要這些鹹魚?」

「要。」

「他們收多少錢一斤?」

「五毛二。」

李惠軍一聽到價格,心臟不爭氣的狂跳,泉城供銷社竟然收小鹹魚,價格比自己預計的還要高二分錢。

「為啥以前不知道供銷社收鹹魚呢?」,李惠軍似自言自語,又似詢問王邦。

王司機看了一眼李惠軍:「以前也沒人來賣啊。」

額,這個理由很強大。也是集體經濟的一貫尿性。

供銷社不缺這點鹹魚,有人來賣,他們就收,供銷社的貨架上就有鹹魚。沒人賣,他們也不會主動去收貨。

供銷社的好貨太多,不缺這一款小鹹魚。

「那你咋知道泉城供銷社收鹹魚?」

王司機笑了笑:「我見過。」

李惠軍沒話了,實在沒法問,後世的靈魂,接受不了如此佛系的供銷社。

凌晨三點,泉城供銷社的大門打開了,一輛輛貨車開進了供銷社的大門。

李惠軍二人把車開到乾貨區。

「王邦,今天怎麼到我們這來了?」

王邦立刻跳下駕駛室,拿出李惠軍給他的紅塔山,塞給了來人一支。

「我們主任家的外甥,幫着村裡賣點乾貨,我就順道送過來了。」

來人拱了拱鼻子:「吆喝,小鹹魚,好久沒來這種好東西了。今天價格好,五毛五一斤。」

收貨的價格隨行就市,每天都有變化,上級供銷社會提供一個指導價格,在一定波動範圍之內,市一級的可以自主決定。

王邦順手把介紹信遞給對方,「兄弟,我們主任的外甥,給的高高的哈。」

「好說好說。」

立刻有人過來卸貨,王邦領着李惠軍過來,「惠軍,這是你的本家,李文明,專門管幹貨的,以後你們多親近親近。」

李惠軍趕緊過去,隨手塞了一包煙,「李大哥,以後麻煩您了。」

李文明看了幾眼李惠軍,「感覺你和我兒子一般大,怎麼能喊我大哥呢?」

「您兒子多大了?」

「十七,上中專呢。」

李惠軍的馬屁立刻跟上,「哎呀,侄子眼拙了,感覺您只有三十歲不到呢,沒想到您兒子比我大一歲,李叔,以後靠您了。」

王邦好奇的看了李惠軍一眼,這小子行啊,攀親戚的速度,趕上自己了。

過完了稱,「惠軍,一共是五千五百三十八斤。」

李文明說完後,把簽字的條子遞給了李惠軍。

王邦立刻拉着李文明走到旁邊,說起了悄悄話。

過了會,李文明又把李惠軍手裡的條子抽回去,換了一張。

「我記錯今天的價格了,好像是五毛八一斤,按照規定,應該是貨賣完後才結賬,但這幾天小鹹魚一直缺貨,就提前跟你結賬吧。」

摸爬滾打幾十年的李惠軍立刻明白啥意思。

「李叔的情意,俺和俺舅舅記住了。」

李惠軍獨自到領錢的窗口,拿着條子換了abc二百一十塊錢。

李惠軍感覺手抖得厲害,幾天時間,凈賺abc多塊。

即便在21世紀,abc塊錢也不是小數,何況是八十年代初,每月的人均工資不超過一百塊。

abc多塊錢,三百多張紙幣,起碼好幾斤重,李惠軍緊緊抱着不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