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看我的第6章 群臣商議無良策 慈禧放權於光緒在線免費閱讀

大清,看我的第7章 光緒獨坐空嘆息 秋水相逢兩情人在線免費閱讀

黑夜如墨似漆無邊無際,不見星辰明月,只有幾盞宮燈散發出螢火般的光芒。

這更堅定了光緒推廣用電的決心,我一定要用電來照亮大清驅除黑夜,寡人就是給人間帶來火種的普魯米修斯,即使遭受最嚴酷的懲罰也在所不惜。

在去向慈禧請安路上,光緒越想越興奮,早起的痛苦、迷糊一掃而空。

實際上,古代皇帝也很辛苦,某種程度上不亞於打工人。

除了「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帝王不早朝」的唐玄宗李隆基等少數皇帝外,大多數皇帝睡不到自然醒得卯時即早晨五點就要起床,然後向皇太后請安、早讀,再在六點上朝聽政再接見大臣批閱沒完沒了的奏摺,常常也得加班工作到深夜。

如雍正一天只休息四五個小時還全年996幾乎無休,最終因加班過勞死還不算工傷。

光緒原主上班也很辛苦,每天凌晨兩點就開始批閱奏摺,四點批閱完奏摺後再召見大臣。

這也讓林濤剛開始很不適應,之前他兩點才打完遊戲上床睡覺呢。

慈禧見了光緒一臉陰沉,發話道:「聽說,皇上要在宮內裝什麼電燈?」

光緒心中一驚,她這是什麼意思?我之前向她請示過此事啊,莫非要變卦?俗話說:「女人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此事行不得,哀家想起之前說過的一句話:『要大清滅亡,除非燈頭朝下』。電燈就燈頭朝下,豈非寓意我們大清滅亡?頤和園之前雖裝電燈,但那畢竟不算皇宮,宮內切勿裝電燈。」

慈禧自稱「哀家」,意思是丈夫死了她很悲哀。

想想,其實慈禧也是可憐人,她在二十六歲的大好青春就守寡,且守了一輩子活寡,後來又夭折了親生兒子,又在風雨交加中掌舵大清這艘破船。

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下誰人不可憐呢?

「要大清滅亡,除非燈頭朝下」,這話慈禧的確之前對着蠟燭說過。

對此,光緒無法正面辯解,靈機一動,他想到燈頭朝上的壁燈而道:「親爸爸所慮周全,不過也有燈頭朝上的電燈,可裝在牆壁上燈頭即會朝上。」

「燈頭朝上,豈不寓意大清蒸蒸日上。」一邊的李蓮英道。

光緒對李蓮英的籠絡果然見效,他也果然不僅會梳頭更會察言觀色。

有一次,慈禧給名角楊小樓賜「福」字時多寫了一點,大家都很尷尬,是李蓮英站出來及時說:「老佛爺的福氣就是比別人多一點。」

慈禧聽了李蓮英的話立即轉怒為喜,「好,那甚好,就裝燈頭朝上的電燈。」

沒辦法,只能如此了,在萬惡的舊社會做事太不容易了,如魯迅所言:「可惜中國太難改變了,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動,能改裝」,只能堅忍不拔迂迴曲折。

之前,李鴻章為求慈禧批准建設鐵路,特在慈禧住的西苑修了鐵路,不過因慈禧不喜火車頭冒煙,而只好改用太監拖拉火車。

這個慈禧還真不好對付,光緒擦了擦額頭上冒出的冷汗,這可能只是推廣用電千難萬險的開始吧,可再難朕也不怕,濤哥俺向來比白樂天還樂天。

果不其然,光緒在隨後批閱的奏摺中,看見李鴻章在為此事請示。

李鴻章說,他和盛宣懷等人商量出兩個方案,一個方案是直接從國外買發電機,這見效快但不是根本之計;第二個方案是建設發電廠,見效雖慢但是根本之計。

光緒不假思索就批准了第二個方案,不僅因為建發電廠是根本之計,且因為買發電機成本很高。

之前頤和園所用的三台蒸汽發電機從德國購買,雖然只有120盞燈,但每年光電費、維護費就耗費六萬兩白銀。

李鴻章還請示,如要建發電廠,廠址選在何處。

這個光緒也不用所想,就批道在唐山開平建發電廠。

因為此時開平礦務局已成為中國第一家大型礦業公司,而發電需要用煤,正好可以讓開平礦務局來投資興辦,且開平離京城也近。

這道奏摺批完後,光緒稍微吁了一口氣,建電廠獲得了批准,也解決了選址、投資、用人問題,接下來應該會順利了吧。

緊接着,光緒又看到了李鴻章的另外一道奏摺,不禁又長吸了一口氣。

李鴻章在奏摺中說,朝鮮不久前發生東學黨起義,在朝鮮「太上皇」即「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權代表袁世凱慫恿下,朝鮮朝廷向我朝借兵清剿。

「倭對朝覬覦已久,稍有差池恐誤大局,應對之策恭請聖諭。」李鴻章的奏摺最後寫道。

能有什麼應對之策呢?濤哥俺雖然是穿越過來的,但「系統」爸爸沒給俺金手指啊。

借不借兵給朝鮮呢?根據之前簽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朝鮮有變亂重大事件,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護照」,一旦借兵給朝鮮恐會像歷史上那樣給日本出兵朝鮮借口,從而爆發中日戰爭。

可如果不借,作為朝鮮的宗主國,天朝權威何在?此前越南、緬甸、琉球等「藩屬國」已逐漸喪失,朝鮮已是大清最後一個「藩屬國」了。

光緒苦思良久也沒良策,決定開個御前會議集思廣益。

於是,他像雍正一樣批道:「知道了,速來覲見。」

兩天後在養心殿東暖閣舉行的御前會議上,光緒先讓李鴻章彙報了一下朝鮮局勢,然後讓出席會議的軍機大臣、內閣學士、王公貴胄商量下應對之策。

沉默如鐵,眾人遲遲無語,光緒只好先讓李鴻章說下自己看法。

李鴻章張了張嘴,用手捏了捏喉嚨。

光緒知道他這是要吐痰,他說話前必先吐痰清清嗓子,1896年他去美國訪問時還將老痰隨口吐在地毯上。

光緒讓太監將痰盂放到李鴻章身邊,李鴻章吐完痰後悠悠道:「謝皇上。老臣久歷兵間,深知時勢艱難,倭國狼子野心,借兵不得,否則邊釁一起,勞費無數。」

「李中堂,這是怯戰了?你的北洋海軍倒是耗費無數編練多年,難道不能一戰?」一邊的翁同龢道。

雖然光緒之前讓他與李鴻章摒棄前嫌和衷共濟,但他一聽李鴻章的話便氣上心頭不能自已。

「翁師傅,我之海軍,船械不足,訓練無實。至於原因,你懂的。」李鴻章毫不示弱,這是暗示正是翁同龢作為戶部尚書剋扣北洋海軍經費導致船械不足。

翁同龢氣得鬍子都抖了,「你,你……」

他身邊的禮親王世鐸趕緊拉了拉翁同龢,「翁師傅,切勿動怒,以和為貴」。

禮親王是現在名義上的領班軍機大臣,可他是個和事佬老好人也無多大才能,所以並無多少主張,凡事主張「以和為貴」。

「以和為貴,你,你們……」翁同龢以為禮親王的意思是要與日本「以和為貴」更生氣了,白花花的鬍子都快氣得飛了起來。

「和不得,當借兵,否則示弱倭國,我堂堂天朝臉面何存?」另一位軍機大臣李鴻藻道。他與翁同龢都是清流派領袖,素來政見相同。

「借不得,戰事一起,如何收拾?」前不久剛進爵為親王的慶親王奕劻道。他原本在宗室中地位低微,因經常代筆替大清好鄰居桂祥給他姐姐慈禧寫信而博得慈禧寵信。

「以老臣看,借亦難,不借亦難,不如請示太后。」另一位軍機大臣孫毓汶道。他是慈禧的心腹。

光緒長嘆一聲,也只能如此了,請示下慈禧看看她怎麼說吧,畢竟最終還得她拍板。

通過翁同龢與李鴻章的再起干戈,光緒還感到人性難測本性難移,改變歷史恐怕不那麼容易。

慈禧正躺在塌上優哉游哉敷着黃瓜面膜,這是穿越後的光緒所獻美容大法。他說黃瓜除了食用外還有其他用途,如切成片可敷在臉上保濕美顏,還可以……

像所有的女人一樣,慈禧向來注重美顏護膚,年輕時就開始專門僱傭保姆每天喝人奶,到晚年也是每天至少花兩三個小時描眉擦粉打扮。

她還經常服用珍珠粉和用蛋白除皺用玉棍熨臉,常說「一個女人沒心腸打扮自己,那還活什麼勁兒呢?」

因此,皮膚依舊宛如少女般細膩潔白的慈禧一聽便大感興趣,讓幾個宮女試驗見到效果後,便每天多次敷黃瓜面膜。 。

光緒看到慈禧對敷黃瓜面膜上癮暗中欣喜,這正是他的「美人計」,讓慈禧整天沉浸於做個「美人」而忽視國事放權於他。接下來,他還想給慈禧介紹牛奶浴、美甲、黑絲……

心不在焉地聽完光緒對朝鮮目前局勢的彙報後,敷着面膜的慈禧說:「皇上,看着辦吧。你辦事,我放心。」

我暈,聽聞此話,光緒又要暈,莫非慈禧也是穿越回來的?

穿越後的光緒知道,歷史上慈禧對甲午戰爭的確放手讓光緒做主,這其實是因為她不想背鍋,還因為她對戰和也很猶豫。

當時,慈禧最在乎的是過好自己的六十大壽,其他的無所謂,「無所謂,誰讓誰憔悴」,管他馬戶還是又鳥。

慈禧四十大壽時碰上日本入侵琉球,五十大壽時碰上中法戰爭,她不希望自己的六十大壽又被戰爭攪黃,所以她內心裏不想打戰。

但不打如何向天下交代?如何母儀天下?豈不是坐實了自己挪用海軍經費修頤和園的「謠言」?

所以,慈禧也搖擺不定,索性不管放權給光緒。

如果打勝了,是給自己萬壽增光添彩,打敗了自己也不用負責,且證明光緒不行還是自己行。

而今,慈禧對借兵與否也不管,光緒只好還得自己做主,到底借不借兵呢?

如果不借兵,朝鮮國王高宗的統治很可能會被東學黨推翻。高宗昏庸無能虐待百姓被推翻也不足惜,甚至可能由此改變朝鮮歷史,從此拯救朝鮮民眾於水火。

但朝鮮是天朝此時最後一個「藩屬國」,如果為難之時不出手相救,則有損宗主國威嚴和道義。

更可怕的是,如果天朝不借兵,朝鮮很可能會轉向日本借兵,那就給日本出兵朝鮮進而吞併朝鮮予以良機,也就洞開了中國的東北大門,對朝鮮民眾也不一定是福。

所以,光緒猶疑良久,還是決定借兵。他知道,歷史上中國借兵朝鮮後,東學黨在震懾下很快與朝廷休戰,因而只要到時迅速撤兵即可。

給李鴻章下達借兵諭旨後,光緒第一次有了穿越後的無力感。

縱使知道歷史進程,縱使有「金手指」,縱使貴為九五之尊,可形勢比人強,歷史有其規律、邏輯,想改變歷史太難了,之前看的那些穿越後不斷「酸爽」的小說太意yin了。

可即便歷史難改,即便成事在天,即便結果註定,還是要盡自己的力量和職責,畢竟謀事在人,畢竟歷史是人寫的,畢竟生命意義在於過程而非結果。

「我命由我不由天」,選擇穿越是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既然上天讓濤哥俺穿越成了光緒,那就要承擔起光緒的使命,改變國家的命運。光緒決定還是要儘力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