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第3章(2)

令其為監國,兼天下兵馬大元帥,出京巡視,內外臣工,皆聽其節制,可代朕發敕諭詔旨!可組建東宮衛率!」

王承恩親自拿着朱慈烺代崇禎擬的硃筆手諭來了內閣。

按制,皇帝有諭旨降於內閣,只需要文書房的太監傳達就行,司禮監的太監不必親自去。

但今日這道諭旨分量很重。

所以,朱慈烺特別要求王承恩親自來,而且他也親自陪同。

按照大明聖旨的發佈程序,皇帝的口諭,也就是嘴上說的話,需由司禮監秉筆以上太監由硃筆在御箋上寫成手諭,然後再由內閣將手諭製成真正的聖旨,接着需要經過六科簽發後,才能發出,變成真正的聖旨。

而沒有經過內閣的聖旨,通通被稱為中旨。

很多時候,文官們不會承認中旨的合法性。

歷史上就有文官因為皇帝下中旨直接提拔自己擔任高官,而選擇拒絕上任。

話轉回來,朱慈烺經過崇禎的允許,擬了崇禎的手諭後,自然沒有選擇直接以中旨的方式下達自己為監國的旨意,而是要選擇最正規的程序,通過內閣明發上諭於天下!

只有這樣才顯得更加正規,讓天下官僚更加無法否認他為監國的正統性與合法性。

此時,王承恩在來了內閣後,就向內閣諸閣臣宣讀了崇禎帝的手諭。

宣讀完後,王承恩就問起諸閣臣來:「諸閣老,你們誰來擬此旨?」

因閣臣范景文絕食在家,故時任閣臣中,僅陳演和魏藻德在內閣,其中陳演為首輔,魏藻德為次輔。

但此時,在王承恩宣讀完崇禎欲令太子朱慈烺去南京監國的諭旨後,陳演和魏藻德皆默然不動,似乎沒有聽見一般。

王承恩見此只得再次問道:「兩位閣老,誰來擬旨?」

陳演和魏藻德只是互相看了一眼,沒有要執行旨意的意思,接着就依舊沉默以對,可以說是直接忽視了王承恩。

一直候在內閣值房外面,並未進入內閣值房的朱慈烺,聽見王承恩連喚兩聲,都沒有一個閣臣應聲後,只是淡淡一笑。

他知道,這兩內閣閣臣都是因為已經料到大明必亡,而這個時候放自己這個太子去南都,將來李自成入北京後,很可能因此怪罪自己,才遲疑不敢擬詔。

朱慈烺前世對明史頗感興趣,也就對明末歷史有些了解,知道崇禎十七年的明朝,許多文臣武將早已心思渙散,有的甚至已經預謀着投附新朝,為自己將來做打算了。

譬如,歷史上,大明最後一任內閣首輔魏藻德,就在李自成入京後,親口說準備效命新朝,而不敢死。

眼下稍微有貪生之念的大臣都有這樣的想法,都知道大明離亡國不遠,而早等着投靠下家。

陳演和魏藻德也在所難免。

所以兩人才在這時候猶豫,不願意擬詔,且以沉默相對。

朱慈烺因此不得不親自走進來,且拔出他早已從張國元手裡接過的一把雁翎刀。

唰!

朱慈烺拔出刀後,就朝陳演和魏藻德走了來。

「吾皇聖明!臣這就擬詔!」

魏藻德年輕一些,所以反應要快些,一見朱慈烺執刀進入,且面露殺氣,便忙接過手諭,就開始執筆擬詔。

撲通!

陳演反應稍微慢了些,但也緊接着還是反應過來,見魏藻德已經先去擬詔,就乾脆直接跪了下來:「殿下!」